“天天都从跟前过,为啥就是看不到?”前不久,艇员队理论骨干涂强找到了我,说起机关理论抽查的情况,既困惑又委屈。
原来,不久前,一名机关领导到艇员队开展调查研究时,围绕党史知识抽取部分艇员随机提问,可一连好几个人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。而这名领导问的问题答案,明明就写在一旁的文化走廊展板上。
【资料图】
涂强反馈的情况让我陷入了沉思。要知道,艇员队将设计制作文化走廊展板的任务交给我负责后,我带领涂强等几名骨干认真研究,最终定为一个模块一个主题,并结合单位任务和学习重点定期更新。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看了纷纷点赞,评价每一块展板都是精品。
“精品展板”为啥成了摆设?我们私底下找一些艇员了解,大家在谈及原因时表示:“工作训练忙,每次经过都没时间停下来细看”“觉得展板主要是为了装饰,没当回事”“展板上文字太笼统,看了也是一知半解”……
随后,我组织骨干们开了一个“诸葛亮会”,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:展板只是一个载体,光上墙还远远不够,关键在于内容要走进官兵心中,变“设计组的展板”为“大家的展板”。
“展板宣传教育效果发挥不好,根子还是在展板上。”我们决定从内容推广着手,做好展板使用的“下篇文章”。有骨干提出,每块展板背后都有丰富的意蕴和感人的故事,如果能将每一块展板打造成一堂微课,效果会更好。
思路一变天地宽。制作展板的同志自告奋勇,分别担任不同展板的微课主讲,大家利用自己熟悉展板内容的优势,把每一块展板都变成形式新颖、内容充实的微课,在生活、训练的间隙见缝插针,为大家讲解介绍。
首次上台的是涂强,他站在自己设计的展板前娓娓道来:“这块展板记录的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湘江之战。当时红军将士壮烈牺牲,当地流传‘三年不饮湘江水,十年不食湘江鱼’……”随着涂强的讲述,官兵们神情越发凝重,大家对红军在长征中展现的坚强意志品质、超凡血性胆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。
随着展板微课的走红,经请示艇领导同意,我们调整了展板设计小组的运行模式,由我们提供模板,艇员自选内容进行制作或担任主讲,鼓励更多官兵参与进来。
如今,每次展板上墙前都要举行发布仪式,由设计者现场解说,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路。经过展板时,不少人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,细细欣赏自己参与制作的“得意之作”,并向一旁的战友介绍创作心得。艇领导高兴地表扬我们,称文化走廊的展板真正“活起来、实下去”了。
(邓博宇、杨 晨整理)(南部战区海军某艇员队助理工程师 尚金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