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李靖
近日,据人民网报道,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制造业明显加快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,今年该市计划推动5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、提质增效,到2025年中山主要大中型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升级改造。
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,为此,中山市也想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办法,例如在一线员工中选拔培养技术人才,广泛开展职业培训计划,拓宽技能人才成长空间等等,在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。可以看出,这些应对措施都是围绕“人”来打造,在“人才”这个关键点上做文章。
高技能人才是支撑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基础,不管是设备的数智化还是管理的数智化,归根结底都需要靠“人”的转型来实现,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,也需要从“人”的转型这一点突破。不过,虽然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任务较为迫切,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非可以一蹴而就,对此,无论是具体的某个企业还是整个行业都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,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前瞻性。
不管是新闻中有关企业的做法,还是中山市出台的技能人才培养规划,都可以看出,改变产业人才结构、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占比需要多管齐下。企业内部积极培养提升现有技能人才是一方面,外部职业院校的“输血”是另一方面,二者要紧密配合,形成联动。职业院校要以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为导向,向企业精准输送相关专业人才;企业要主动走进学校,把学生领进企业,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,让他们能在一线向企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学习讨教,在数智化转型的前沿阵地有所锻炼,从而在后续实现与企业招聘无缝对接。
同时,职业院校也要对自身未来的教研规划有清醒的认识。在设置与数智化转型相关的专业时,不能盲目跟风。设新专业简单,但也要考虑师资能不能跟得上,因为师资本身其实也面临转型的问题,要避免出现“新瓶装旧酒”的情况出现,真正把“转型”贯彻落实到从教到学的每一个环节。
对于政府来说,要继续在机制体制上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环境,打破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“天花板”,让高技能人才来得了、用得好、留得住。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投入到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,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